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 《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》科目考试说明

2024-12-31

Ⅰ.考试内容与要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 60%(无机化学 50%,分析 化学 10%)及有机化学基础( 40%)两部分,对于化学基础概念和 基础知识的要求分为 “ 了解”和 “理解”两个层次,对于基本技 能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分为 “掌握”和 “会”两个层 次。考试说明根据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编写, “掌握”和 “会”包含相关的实验技能。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: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一、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原子结构、 电子云和同位素及其应用; 

        2.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,掌握元素周期表中 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;

        4. 了解化学键和分子结构;

        5.掌握离子键和离子晶体、共价键和原子晶体、金属键和金 属晶体、范德华力和分子晶体的基本知识;

        6.掌握分子间作用力、氢键等对物质性质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二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,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;

        2.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; 

        3.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三、溶液与胶体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掌握物质的量、摩尔质量及有关计算,了解气体摩尔体积; 

        2.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、计算及配制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种类; 

        4.理解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; 

        5.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;

        6.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 pH,会用 pH 表示溶液的酸碱度; 

        7.掌握离子反应,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;

        8.理解盐类的水解;

        9. 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、种类、配制及应用;

        10. 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;

        11. 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, 了解渗透压等原理在实际中的应 用;

        12. 了解胶体的概念和性质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四、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一) 卤族元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氟(F)、氯(Cl)、溴(Br)、碘( I)、砹(At) 等卤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氟、氯、溴、碘等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氟、氯、溴、碘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氯、溴、碘等卤素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二)氧族元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氧(O)、硫( S)、硒( Se)、碲(Te)、钋(Po) 等氧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硫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硫离子、硫酸根离子、亚硫酸根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三)氮族元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氮(N)、磷(P)、砷(As)、锑( Sb)、铋(Bi) 等氮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氮和磷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氮和磷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铵根离子、磷酸根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四)碳族元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碳(C)、硅( Si)、锗(Ge)、锡( Sn)、铅(Pb) 等碳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硅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硅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(五)碱金属

        1.理解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的基本知识; 

        2. 了解金属的性质, 了解合金的用途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锂(Li)、钠(Na)、钾(K)、铷(Rb)、铯(Cs)、钫(Fr)等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4.掌握钠和钾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5.掌握钠和钾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6. 了解常见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。

        7.会检验钠、钾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六)碱土金属

        1. 了解铍(Be)、镁(Mg)、钙(Ca)、锶( Sr)、钡(Ba)、 镭(Ra)等碱土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镁和钙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镁和钙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钙离子;

        5. 了解硬水及其软化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七)硼族元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硼、铝、镓、铟和铊等硼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;

        2.掌握铝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掌握铝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铝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八)过渡元素

        1.掌握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2.掌握铁、铬、锰等重要过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;

        4.会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一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;掌握同分异构体、官能 团、同系物等基本概念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特点,理解有机化合物 分子中的电子效应(诱导效应、共轭效应)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 影响, 了解杂化轨道等化学理论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;

        5.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,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 取代基的次序规则,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; 了解有机化合物 的普通命名法、衍生物命名法、常用俗名等;

        6.能够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。 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二、烷烃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烷烃、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; 

        2.掌握烷烃、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;

        3.理解烷烃、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同系物规律; 

        4.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:氧化、取代反应;

        5.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:氢解、 卤解、酸解(小环相对不稳定性);

        6. 了解烷烃的来源,甲烷等烷烃的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三、不饱和烃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掌握单烯烃、共轭二烯烃、炔烃及其结构;

        2.掌握单烯烃系统命名规则,炔烃系统命名规则;

        3.掌握不饱和烃的氧化反应、加成反应、聚合反应;端基炔 的特性;顺反异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;共轭效应;共轭二烯烃 的加成反应;

        4.理解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;

        5. 了解乙烯、 乙炔、1,3-丁二烯、异戊二烯等重要代表物的 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四、芳香烃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理解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;

        2.掌握单环芳香烃和稠环芳香烃的结构和取代(硝化、卤化、 磺化、烷基化、酰基化)、加成(加氢、加氯)、氧化(侧链 α -H 的氧化)等性质;

        3.理解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;

        4.掌握鉴别常见的苯及其同系物和其他烃;

        5. 了解苯及其同系物、萘、蒽、菲等芳香烃的重要代表物的 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五、卤代烃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卤代烃的结构、分类,掌握其命名方法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卤代烃的制法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;

        4.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: ①卤原子的亲核取代:水解、醇 解、氰解、氨解与硝酸银-乙醇溶液的反应,与碘化钠-丙酮溶液 反应,与金属镁反应——格氏试剂的生成; ②消除反应。

        5. 了解三氯甲烷、氯乙烯、 四氟乙烯等卤代烃重要代表物的 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六、醇、酚、醚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1. 了解醇、酚、醚的结构、分类和命名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醇、醚的制法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醇、酚、醚的物理性质;

        4.掌握醇的化学性质:羟基上氢的反应,羟基的亲核取代反 应、消除反应(脱水),醇的氧化或脱氢反应;

        5.掌握酚的弱酸性;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;酚苯环上氢 原子的取代反应;酚的氧化反应;

        6.掌握醚的化学性质:①未共用电子对的反应——烊盐生成、 配位化合物生成;②醚键的断裂(与 HI、 △ ) ; ③ α-H 的过氧化 反应;

        7.掌握鉴别常见的醇、酚和醚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七、醛、酮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醛、酮的分子结构及其分类和命名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醛、酮的物理性质;

        3.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。羰基的亲核加成:加氢氰酸,加 亚硫酸氢钠,加格氏试剂,加醇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(加成+消除), 与碳负离子即与具有 α-H 的醛( 酮)的缩合;氧化还原; α-H 的 活泼性; 卤化和碘仿反应等;

        4. 了解重要的醛、酮的性质及其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八、羧酸及其衍生物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、分类与命名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;

        3.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:羧羟基的亲核取代——衍生物的生 成,羧羰基的还原, α-H 的卤化——取代酸的生成,酸性,二元 羧酸脱羧、脱水,钝化苯环的间位亲电取代;

        4.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:酯、酰胺的水解和酯的醇解, 酯的还原和克莱森酯缩合,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;

        5. 了解重要的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用途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九、含氮有机化合物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命名规则; 了解胺的分类、命 名规则和结构;

        2.掌握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:芳环上硝基的还原反应、硝 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致钝作用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胺的物理性质;

        4.掌握胺的化学性质: ①碱性; ②氮上的烃基化; ③氮上的 酰基化,与对甲苯磺酰氯的反应; ④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;⑤氨基对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致活作用; ⑥胺的氧化; 

        5. 了解季铵结构、季铵盐、季铵碱及其碱性;

        6.理解芳香族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的生成、性质及其在有机 合成中的应用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第三部分 分析化学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一、定量分析基础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 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; 

        2. 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;

        3. 了解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;

        4.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、分类、表示方法和减免方法;

        5.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,掌握它的运算规则;

        6.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二、滴定分析法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一)酸碱滴定法

        1.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;

        2. 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;

        3.会配制和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和盐酸标准溶液; 

        4.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技术、计算和应用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二)氧化还原滴定法

        1.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;

        2.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操作技术和计算; 

        3 .会配制和滴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; 

        4.掌握维生素 C 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三)沉淀滴定法

        1.理解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;

        2.理解沉淀滴定法的滴定条件和注意事项;

        3.掌握莫尔法、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等常用的沉淀滴定法 的操作技术、计算和应用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( 四)配位滴定法

        1. 了解配位化合物的概念、结构和命名; 

        2. 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应用;

        3.会配制和标定 EDTA 标准溶液;

        4.理解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;

        5.掌握配位滴定操作技术、计算和应用;

        6.掌握水中 Ca2+ 、Mg2+含量及水总硬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。 

         

Ⅱ.考试形式与题型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一、考试形式

        考试采用闭卷、笔试形式,试卷满分 150 分,其中无机化学 基础 60 分、有机化学基础 60 分、分析化学 30 分,考试时间 120 分钟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二、题型

       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:选择题、填空题、判断题、用 系统命名法命名、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、鉴别题、实验题、论 述题、简答题、填表、计算题等。

         

Ⅲ. 参考书目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. 《分析化学》.高等教育出 版社,2022. ISBN: 9787040572100.

        2.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. 《有机化学》.高等教育出 版社,2021. ISBN:9787040574302.

        3.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. 《无机化学》(第六版). 高等教育出版社,2022.ISBN:9787040572117.